高中毕业后选读师范大学,中专或留校工作...把青春
献给华侨(华人,华文)教育事业,是侨中历史其中一
大亮点!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小路 (IP: 199.126.247.135) on October 23, 2007 at 12:17 AM MDT #
文中最上面的照片说明:“图为1962年暑假侨中组织庞大的扫盲队伍,在林文松老师带领下,深入越南广宁省芒街市和河桧镇的乡村开展扫盲工作。他们出色的工作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赞扬与好评。图为分赴河桧镇的同学和地方教育界领导、老师合影留念。”摘引自《广西武鸣两校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特刊1999年10月 第26页同一帧相片说明》。作为当年其中的一员,看到此张照片感到高兴和自豪。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共鸣 (IP: 58.59.238.142) on October 23, 2007 at 12:34 AM MDT #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侨中源源不断地输送本校学子到越北边远山区和海岛做教师,从奠边、高平到姑苏、婆湾等地,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你们的足迹和教书声。你们为越北的华教事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光和热,是你们用青春铨释了“侨中精神”,是你们用热血谱写了侨中母校辉煌校史中最最璀灿绮丽的一页!!!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陈智强 (IP: 58.59.238.142) on October 23, 2007 at 12:56 AM MDT #
我母亲也是年40代末, 应当地侨领去了婆湾教书. 那时真的很艰辛, 校舍简陋 ....晚
上 睡在课室,闻说那课室还闹鬼呢.那是我母亲也是怀着一颗热诚的心 ,将自己的知
识传授给下一代. 但学生比我母亲年纪还大,我母亲主要教古诗。 有次往返海防途中
遇上台风几乎藏身大海. 后来因有了我就不教了,但学生们每次到海防都捎上石班
鱼或咸鱼给我们.....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云飘飘 (IP: 99.231.23.180) on October 23, 2007 at 02:26 PM MDT #
云飘飘,你好!
我们很难食上这些富有真情味道的婆湾海味了!
祝福你母亲健康长寿!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游子 (IP: 199.126.247.135) on October 23, 2007 at 02:50 PM MDT #
在追求革命理想、充满激情的岁月里,你们离开熟悉的城市生活,远离家庭和亲友到边远山区、海岛的教书育人岗位上,把人生最美好时光奉献给华教事业,用青春谱写了侨中母校辉煌校史中最壮丽的篇章!在此向你们致以迟来的敬礼!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校友 (IP: 58.59.239.116) on October 24, 2007 at 05:31 AM MDT #
楼上诸位说的是上世纪的豪言壮语了!现在的年轻一代不爱听这一套啦!在建设小康社会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鼓励、动员大城市的在职青年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自愿者参加“支边”、“支农”、“支教”。二、三年完成任务后,回城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待遇。这样一比,问题就比出来了。在那个“同志加兄弟”的时代,我们的校友响应党的号召去支教,有的去了十年、八年返城,失去公职编制要下岗自谋拉“牛车”不说,落实户口、粮本还受到刁难;有的甚至扎根在广阔的天地一辈子。
时代观念变了,但是你们仍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务实 (IP: 58.59.239.185) on October 25, 2007 at 01:00 AM MDT #
回望过去,渺望将来。张果老骑馿,数着走过的脚步,哈哈。。。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雨蒙蒙 (IP: 119.127.64.223) on March 06, 2010 at 06:54 PM MST #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编者(IP: 75.158.110.33)
on March 15, 2010 at 01:08 PM MDT
#
献给华侨(华人,华文)教育事业,是侨中历史其中一
大亮点!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小路 (IP: 199.126.247.135) on October 23, 2007 at 12:17 AM MDT #
文中最上面的照片说明:“图为1962年暑假侨中组织庞大的扫盲队伍,在林文松老师带领下,深入越南广宁省芒街市和河桧镇的乡村开展扫盲工作。他们出色的工作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赞扬与好评。图为分赴河桧镇的同学和地方教育界领导、老师合影留念。”摘引自《广西武鸣两校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特刊1999年10月 第26页同一帧相片说明》。作为当年其中的一员,看到此张照片感到高兴和自豪。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共鸣 (IP: 58.59.238.142) on October 23, 2007 at 12:34 AM MDT #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侨中源源不断地输送本校学子到越北边远山区和海岛做教师,从奠边、高平到姑苏、婆湾等地,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你们的足迹和教书声。你们为越北的华教事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光和热,是你们用青春铨释了“侨中精神”,是你们用热血谱写了侨中母校辉煌校史中最最璀灿绮丽的一页!!!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陈智强 (IP: 58.59.238.142) on October 23, 2007 at 12:56 AM MDT #
我母亲也是年40代末, 应当地侨领去了婆湾教书. 那时真的很艰辛, 校舍简陋 ....晚
上 睡在课室,闻说那课室还闹鬼呢.那是我母亲也是怀着一颗热诚的心 ,将自己的知
识传授给下一代. 但学生比我母亲年纪还大,我母亲主要教古诗。 有次往返海防途中
遇上台风几乎藏身大海. 后来因有了我就不教了,但学生们每次到海防都捎上石班
鱼或咸鱼给我们.....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云飘飘 (IP: 99.231.23.180) on October 23, 2007 at 02:26 PM MDT #
云飘飘,你好!
我们很难食上这些富有真情味道的婆湾海味了!
祝福你母亲健康长寿!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游子 (IP: 199.126.247.135) on October 23, 2007 at 02:50 PM MDT #
在追求革命理想、充满激情的岁月里,你们离开熟悉的城市生活,远离家庭和亲友到边远山区、海岛的教书育人岗位上,把人生最美好时光奉献给华教事业,用青春谱写了侨中母校辉煌校史中最壮丽的篇章!在此向你们致以迟来的敬礼!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校友 (IP: 58.59.239.116) on October 24, 2007 at 05:31 AM MDT #
楼上诸位说的是上世纪的豪言壮语了!现在的年轻一代不爱听这一套啦!在建设小康社会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鼓励、动员大城市的在职青年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自愿者参加“支边”、“支农”、“支教”。二、三年完成任务后,回城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待遇。这样一比,问题就比出来了。在那个“同志加兄弟”的时代,我们的校友响应党的号召去支教,有的去了十年、八年返城,失去公职编制要下岗自谋拉“牛车”不说,落实户口、粮本还受到刁难;有的甚至扎根在广阔的天地一辈子。
时代观念变了,但是你们仍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务实 (IP: 58.59.239.185) on October 25, 2007 at 01:00 AM MDT #
回望过去,渺望将来。张果老骑馿,数着走过的脚步,哈哈。。。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雨蒙蒙 (IP: 119.127.64.223) on March 06, 2010 at 06:54 PM MST #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编者 (IP: 75.158.110.33) on March 15, 2010 at 01:08 PM M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