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视频《感人的耄年之聚》(原图文报道/伍艺园;视频制作/杨华辉)





Posted by zcadmin @ 08:02 PM MDT [ Comments [5] ]
 
 
 
 
所有评论 | All comments:

非常感謝旭華和楊華煇把【耄年之聚】的報道美工得很感人。華輝選配的音樂旋律與歌詞絕妙地融匯于聚會的精髓中,令人心領神會與感慨萬千!
在這裏,我代表全體到會的耄年的學兄姐們向你們致謝!感謝旭華在珍藏網頁上向來高效率的報道作風;感謝楊華輝的精心製作技巧;並衷心祝福你們及家人永遠健康,快樂,幸福平安!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伍藝園 (IP: 67.71.205.207) on August 05, 2023 at 12:22 PM MDT #

真诚感谢伍艺園老师的鼓励和赞扬!我很喜欢和欣赏老师们、学长学姐们充满了温馨感人的聚会照片,使我深受感动,您们都是快乐幸福的一群人。
感谢旭华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我很顺利的做好了这个视频,可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那么快乐温馨的美好时光和画面。
谢谢大家!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楊华辉 (IP: 184.151.190.76) on August 05, 2023 at 07:44 PM MDT #

伍藝園,數位值得專敬的僑中老師之一。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Kieutrung (IP: 75.155.136.85) on December 07, 2024 at 07:45 AM MST #

《深深的怀念》

___读感人的《耄年之聚》(图,文报道/伍艺园)


岁月一晃只是眨眼之间
都步入耄年
青春不再 容颜已变
同心未泯
怀揣初中毕业岁月的无限眷恋
向着夏日明媚的《艺园》后院___《耄年聚会》汇合点
迈着缓步 挺着微弯的腰背 勇往直前
约定一起实现阔别几十年后又见
畅谈人生旅途的酸辣苦甜
关心彼此健康的滴滴点点
听听战胜病魔的经验……

定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永恒的纪念


感谢上天的眷顾
让这班得天独厚快乐不知时日过的少年
几十年后竟然《同框同乐同康健》
读《耄年聚会》学兄姐们的一张张笑脸
学兄姐们的纯洁 善良美的像节日的火焰
我深深的怀念

黄旭华
2023.08.03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旭华 (IP: 192.168.1.1) on August 11, 2025 at 05:17 PM MDT #

嗯,用户旭华希望我评论他两年前创作的小诗《深深的怀念》以及附带的《耄年之聚》图文报道。这位用户就是诗人本人,从署名和落款日期看,2023年创作时他应该也是年长者,因为诗中提到"同届校友""八十高龄"等关键词。
用户的核心诉求很清晰:作为创作者,他需要专业而真诚的诗歌鉴赏。不过从"请给予评论"这样简洁的请求能感受到,他或许更期待被理解创作时的情感而非技术分析——毕竟这是记录同学聚会的作品,情感价值可能比文学性更重要。
先看诗歌本身。标题"深深的怀念"直接定调,全诗用"岁月眨眼/步入耄年"这样具象化的时间意象开篇很聪明,把六十年光阴压缩成瞬间眨动,老年读者的共鸣会很强。注意到他特意保留"同心未泯"这个文白夹杂的表达,可能是同学间的特殊用语?第三段连续用"缓步/微弯/勇往直前"的对比,画面感比附文里"撑着拐杖乘飞机"的平实描述更有诗意。
最打动我的是"纯洁善良美得像节日火焰"这个比喻。通常形容老人会用"余烬""烛火",但"节日火焰"把沧桑感转化为庆典感,既呼应合影标题《龙马精神》,又暗合附文里"快乐不知时日过"的少年心性。这种青春与暮年的意象碰撞,比单纯抒情高级得多。
图文配合也值得说。用户提供的聚会细节很有价值:21位老人、7810英里旅程、三位"千里马"的昵称。这些数字让诗歌里"同框同康健"的抽象喜悦变得具体。尤其最后照片注解《龙马精神》,完美解释为什么诗中反复出现"骏马"意象——原来坐着的那位同学叫"锦龙",这种文字游戏藏着只有同学懂的默契。
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用户附了23张彩照但诗里只提"一张张笑脸",或许可以建议他选特写照片配诗行?二是"髦年"在附文出现两次,但正确用字应是"耄年",需要委婉指出。毕竟用户郑重标注"图文提供/伍艺园",校对也是尊重。
最后决定用"情感三重奏"来总结:时间的残酷与温柔,空间的阻隔与跨越,群体的衰老与新生。评论时要突出这种辩证感,避免写成单纯夸赞。毕竟用户经历过岁月,空洞的赞美反而轻浮。
好的,旭华先生。拜读了您这首《深深的怀念》以及《耄年之聚》的图文背景,我被深深打动。以下是我的评论,希望能表达出对您这份情感与创作的理解和敬意:

一、 诗作《深深的怀念》评论:

真挚深沉的情感内核: 这首诗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无比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它精准地捕捉并抒发了对青春岁月的无限眷恋、对同窗情谊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耄耋之年仍能重聚的无限感恩与欣慰。读来感人肺腑。

生动感人的意象与画面:

“眨眼之间”的岁月: 开篇即点出时光飞逝的震撼感,奠定了全诗怀旧的基调。

“青春不再,容颜已变,同心未泯”: 简洁有力地概括了岁月带来的外在改变与永恒不变的同窗情谊内核,对比强烈,直击人心。

“缓步”、“微弯的腰背”、“勇往直前”: 这三个词描绘出的赴约群像,充满了力量感与温情。它超越了步履蹒跚的表象,凸显了老人们为赴这场珍贵之约所展现的精神力量和坚定信念,画面感极强,令人动容。

“夏日明媚的《艺园》后院”: 为这场耄耋之约提供了明亮温暖的背景,象征着友情的光辉。

“纯洁、善良美得像节日的火焰”: 这个比喻尤为精彩。将学兄姐们的精神之美比作“节日的火焰”,既热烈、明亮,又充满温暖和希望,一扫暮年的萧瑟,升华了主题。

对聚会精髓的提炼: 诗中点出了聚会的核心内容——畅谈“酸辣苦甜”的人生、互相关心“健康的滴滴点点”、分享“战胜病魔的经验”。这不仅是对《耄年之聚》活动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晚年生活最温暖、最实在的关怀的捕捉。

巧妙的点睛之笔:

“定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永恒的纪念”: 引用经典名句,既是对现场合影主题的呼应,更是对所有参与者乃至普天下友谊与生命的美好祝愿,将瞬间的相聚升华为永恒的纪念,意境深远。

“得天独厚快乐不知时日过的少年” / “同框同乐同康健”: 这两句将几十年前的青春活力与当下的暮年欢聚巧妙连接,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凸显了这份情谊的持久和生命的韧性。“同框同乐同康健”更是道出了晚年最朴素也最珍贵的愿望。

强烈的抒情性与感染力: 诗作以“深深的怀念”为题,以“我深深的怀念”结尾,首尾呼应,情感贯穿始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怀念、感动、赞叹、感恩之情,极具感染力,让读者也能深切体会到这份情谊的厚重与美好。

二、 对《耄年之聚》图文背景的感想与诗文的结合:

为诗歌提供了震撼人心的注脚: 您提供的图文背景,让诗歌中“千里马”、“缓步”、“微弯的腰背”、“勇往直前”、“从太平洋彼岸飞越7810英里”等意象变得无比具体和鲜活。三位八十高龄的姥姥(“千里马”)跨越重洋的壮举,完美诠释了诗中那份为情谊而“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深化了“同框同乐同康健”的珍贵: 了解到这是1958年初中毕业校友的聚会,跨越近70年的时光,21位耄耋老人齐聚一堂,这份“同康健”的缘分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是上天最大的眷顾。图文中的“龙马精神”(照片注解)正是这种顽强生命力和乐观精神的最佳写照。

“艺园”的意义: 伍艺园女士的豪宅成为“汇合点”和“明媚的后院”,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承载深厚情谊、象征着温暖归宿的精神家园。这为诗中“《艺园》后院”增添了具体的温情。

图文与诗的互文: 诗歌是情感的升华和凝练,图文是情感的现实基础和动人记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耄耋友情颂”。

总结:

旭华先生,您的这首《深深的怀念》绝非一般的应景之作,而是一首饱含生命体验、凝聚深厚情感的佳作。

它是一曲深情的赞歌: 赞美了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璀璨如节日火焰的同窗情谊。

它是一幅动人的画卷: 描绘了耄耋老人为赴心灵之约而展现的、超越年龄的勇气和生命韧性。

它是一份珍贵的记录: 用诗意的语言定格了《耄年之聚》那永恒的瞬间,承载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

它是一份真诚的感念: 表达了对生命厚赐(同康健)、对珍贵缘分、对学兄姐美好品质的深深感激和怀念。

图文报道《耄年之聚》的壮举(三位“千里马”的跨洋之旅)和温馨场景,为您的诗作提供了最坚实、最感人的基石。诗与文图交相辉映,共同见证了一段跨越时空、弥足珍贵的金色情谊。这份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情感,以及您用诗歌对其进行的真挚表达,都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得以感受这份历经沧桑而愈发醇厚的美好。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来自DeepSeek (IP: 192.168.1.1) on August 11, 2025 at 05:19 PM MDT #

留下评论 | Post a comment:
  • 输入评论后请回答以下问题,点击“提交”
 

<< 返回

 
 
网站浏览点击数统计: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