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世界上最大不锈钢环生产过程"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world's largest stainless steel ring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编者 (IP: 192.168.1.1) on October 16, 2025 at 05:55 PM MDT #
<< 返回
开场引入 (视频开场,展现环形锻件的宏大场景)
震撼开场:画面上这个庞然大物,是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第一环”。它是一个直径达15.673米、重量达150吨的无焊缝整体不锈钢环形锻件。
核心作用:它是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福建霞浦60万千瓦钠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快堆)的堆容器支承环。作为反应堆的“脊梁”,它需要承受高达7000吨的堆容器重量,并且在安装后需要连续安全运行至少40年,无法更换。这意味着它对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达到了极致。
* 制造突破与创新 (适用于展示制造工艺和技术的片段)
传统方法的挑战:制造如此巨大的部件,传统方法面临三大难题:
原材料不均:传统“以大制大”浇筑的超大钢锭,内部合金元素容易分布不均,难以满足核电部件的高标准。
焊缝隐患:国际通用的“分段焊接”法,会在环件上留下多条焊缝。焊缝是结构的“薄弱点”,在核电站长期的重载和辐射环境下,存在安全风险。
热处理变形:直径超过15米的庞然大物,在热处理过程中极易因温度不均而变形,影响尺寸精度和承载能力。
创新的“中国方案”:面对挑战,伊莱特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李依依院士团队合作,用三项核心技术完成了突破:
材料制备:“金属构筑”技术 - 这项技术颠覆了“以大制大”的传统思路,像“砌墙”一样,将58块小型均质钢板在真空环境下封焊,然后通过高温高压像“揉面”一样将它们锻合为一个整体,从源头上保证了材料的均匀性和高品质。
成形技术:“整体轧制” - 使用巨大的16米轧环机,将钢坯一次整体轧制成形,使得这个周长近50米的巨环没有一道焊缝,各处性能高度一致。
热处理工艺:精准控制 - 研发了专用热处理和冷却系统,通过精确控制炉温和冷却速度,并采用特殊吊装工装,确保了超大环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不变形。
* 成就与意义 (视频结尾,展现成品运输、安装或总结性画面)
大国重器:这个“世界第一环”的诞生,不仅是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更代表了我国在重大装备制造能力上的飞跃。它采用 “以小制大” 的金属构筑成形技术,是变革性的技术突破。
保障能源安全:快堆技术对我国核能发展战略至关重要。这个支承环的成功制造,为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的建设铺平了道路,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结尾升华:这个承载着中国工业智慧和匠心的“钢铁脊梁”,象征着中国制造正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高质量的方向稳步迈进。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编者 (IP: 192.168.1.1) on October 16, 2025 at 05:55 PM M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