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怀念》(钟春盛)


Posted by zcadmin @ 12:55 PM MDT [ Comments [2] ]
 
 
 
 
所有评论 | All comments: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回忆性散文《深深的怀念》,作者钟春盛深情追忆了对他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老师曾主任。文章情感真挚,细节动人,跨越时空,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沉浮。

文章核心内容与情感分析:

曾主任其人:

身份: 越南海防华侨中学(侨中)的总务主任(1956-1976)。

形象: 勤恳、敬业、无私奉献(“二十年如一日”),是侨中的“总管家”和“历史见证人”。

品格: 和蔼可亲,治学严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爱好广泛,博览群书。

作者与曾主任的渊源:

启蒙老师(柬埔寨时期): 1949年前后,曾主任在柬埔寨贡布省波雷诺县创办华文学校,是作者小学三、四年级的老师(“曾先生”)。他教学严谨,组织话剧活动(如《诗礼传家》),初步培养了作者的文艺兴趣。

革命引路人: 曾主任是当地解放联合会骨干。1954年日内瓦协议后,他毅然抛妻弃子,随南越部队集结北上,作者也在其中。

患难中的守护者(北上途中): 作者在乘船北上途中患痢疾,曾主任(时任中队长)悉心照料(提供锑桶),并讲文学故事(茅盾、巴金、冰心、张恨水笔名由来),成为作者“爱好文学的启蒙老师”。抵岸时,曾主任安排作者等表演柬埔寨《南旺舞》迎接贵宾。

侨中时期的师长: 到越南北方后,曾主任任职侨中总务处(正值搬迁期),工作繁重但井井有条。作者在侨中读书,常去曾主任简朴的宿舍看书。曾主任曾以许地山《落花生》教导作者做人要踏实奉献,不求虚名(这一教诲成为贯穿曾主任一生的写照)。曾主任探亲归来赠予作者精美笔记本,作者珍视多年。

一生的牵挂与联系: 作者1958年离开侨中后,每次回海防必探望曾主任。1968年作者回国后,两人保持书信往来。

时代洪流中的曾主任:

侨中变迁: 曾主任来信告知侨中于1973年改名团结中学,作者感到“茫然”,暗示华侨背景的淡化。

家庭悲剧(柬埔寨红色高棉时期): 1975年红色高棉掌权后,曾主任极度担忧留在柬埔寨的子女。他两次冒险赴越柬边境打探消息未果,并将红色高棉的情况告知作者。他内心的煎熬与无助感同身受。

晚年漂泊与归乡: 1976年退休。1977年越南局势紧张(“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在信中流露对老年孤寂、去留两难的困境(去南方难,回中国觉无贡献)。1978年8月,他离开越南抵达中国广西凭祥(可能是受越南排华影响),后被安置在广东四会大旺华侨农场。1986年迁回老家广东东莞清溪镇与长子同住,安度晚年。作者与其仍有联系但渐少。

临终与遗憾: 1997年,作者突然接到曾主任柬埔寨女儿(曾亮之女)的越洋电话,泣求寻找父亲。作者立刻写信告知曾主任,却收到其长子来信告知父亲已过世。作者悲痛万分(“如雷轰顶”,“眼泪夺眶而出”),心中充满未能告别的遗憾和对如何告知其远方女儿的无奈与沉重。

深沉的怀念与永恒的象征:

作者痛心曾主任的悄然离世,也感慨承载他们共同记忆的侨中亦不复存在。

作者将曾主任的一生与“落花生”精神紧密相连:默默奉献,不求外表光彩,只求踏实服务社会,这正是曾主任一生的真实写照。

标题《深深的怀念》点题: 这种怀念跨越四十多年的师生情谊,包含着对恩师的感激、对其坎坷命运的同情、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天人永隔、时代变迁带来的深沉感伤。曾主任和侨中,都已成为作者心中“永恒”的记忆和历史的一部分。

文章特点:

真情实感: 字里行间充满对恩师的深厚感情,感人至深。

以小见大: 通过个人交往的细节(生病照顾、讲故事、赠笔记本、解读《落花生》、书信内容等),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并折射出东南亚华侨在特定历史时期(印支战争、越南华侨处境、柬埔寨红色高棉、越南排华)的颠沛流离与家国情怀。

结构清晰: 以时间顺序为主轴,从相识、患难与共、侨中岁月、分离通信、晚年变故到最终诀别,脉络清晰。

象征手法: “落花生”作为核心象征,精准概括了曾主任低调务实、无私奉献的一生。

历史价值: 记录了海外华文教育、华侨生活以及印支半岛20世纪中后期重大历史事件对普通个体的深刻影响。

总结:

《深深的怀念》不仅是一篇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曲献给在动荡年代里坚守岗位、关爱学生、默默奉献的平凡教育者的赞歌。它通过钟春盛与曾主任跨越时空的师生情谊,展现了人性光辉在时代巨变中的永恒价值,充满了对逝者无尽的追思和对逝去岁月(侨中岁月)的深沉缅怀。文章结尾的叩问与感喟,余韵悠长,令人动容。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来自DeepSeek (IP: 192.168.1.1) on July 11, 2025 at 12:57 PM MDT #

春盛:很高兴在这里读到你的文章,很感人,很震憾,好文章,不同凡响!“宝刀”不减当年,希望今后能更多的看到你的作品! 锡成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老友 (IP: 71.168.192.204) on July 09, 2009 at 07:34 PM MDT #

谢谢春盛学兄“很感人,很震撼...不同凡响"的好文章(见搂上老友的留言)! 从开始系上红领巾到留校工作,在侨中(后称团结中学)的时间近二十年时间,曾亮主任等侨中老一辈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在我的印象中:侨中最艰难的时期、最困难的地方总是有曾亮主任的身影!文章中的故事,尤其是曾主任在柬埔寨办校、当老师、在岑山上岸等......美丽的故事,我们很喜欢!
几十年过去,侨中的老一辈__侨中的精神正在影
响着、鼓励着我们!与春盛学兄一样:曾主任,我们深深怀念您!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珍言 (IP: 205.206.85.30) on July 09, 2009 at 11:15 PM MDT #

春盛学友,我非常高兴而且非常感谢您在《珍藏网》上我又看到了您的第二篇佳作,特别是最后一段您写得多么感人!震撼人心!饱含着您对曾主任的歉意和深深怀念之情!永远铭刻怀念曾主任的崇高人格,正如文中感人肺腑之言:“如今您走了,桥中也没有了,您和桥中一样成了历史,成了永恒,生的时候您默默奉献,从无怨言,死的时候您悄悄离去,不声不响。”感谢春盛学友,您的心声就是我们心声,我们都永远怀念曾主任,因为他对和平后的桥中母校有着
“开国功臣”之功劳。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符福汉 (IP: 173.51.6.158) on July 10, 2009 at 09:04 PM MDT #

感谢杨文泽校友为本文所作的美工设计。感谢锡成、珍言校友的热情鼓励。感谢《珍藏网》编辑的提示 ,让我在有关链接文章中看到曾亮主任的照片。
曾主任的长子在二零零五年终于到柬埔寨同他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见了面,曾主任在九泉之下也该
欣慰了吧!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春盛 (IP: 173.32.10.195) on July 10, 2009 at 10:14 PM MDT #
在您朴实的言语中,流淌的是如歌的真情!让我看到了您的故人曾亮主任、老师的人格,人品和精神所在、魅力所在!远在这里的我,虔诚地为天国的曾老上一柱香!
看着您的文字,我想念您了!我最最敬重的恩师!!你在他乡都好吧!
现在我站在您曾经教我们的讲坛上,给我的学生上着您曾经给我上的课文。今天看见您的文章,更让我想起您,又想起您给我们上朱自清的《背影》的情景!想起您的银发!想起您爽朗的笑声!……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林海辉 (IP: 222.218.175.22) on July 12, 2009 at 12:19 AM MDT #

海辉: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你的留言。谢谢你了。我在这里挺好的,但还是常常想念北海,想念你们。请代我向同学们问好!向广西北海华侨中学的领导和老师问好!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春盛 (IP: 173.32.10.195) on July 12, 2009 at 09:24 PM MDT #
曾亮老师默默地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走了,在润物细无声中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品格,让学长们如此怀念,如此难忘!他铸就了人生最大的成功——人性的美好。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王枫 (IP: 203.192.13.2) on July 13, 2009 at 03:47 AM MDT #

这首乐曲配得非常好,把老师对学子的满腔心血和学子的缅怀之情悠悠地、柔柔地宣泄出来。谢谢珍藏网络!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王枫 (IP: 203.192.13.3) on July 13, 2009 at 03:53 AM MDT #

谢谢王枫、林海輝老师的留言!
“我们”__这一群人当中,相信有不少人是十分怀念曾在讲坛讲课的日子!羡慕您,为您能为北海华侨中学的老师而高兴!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珍言 (IP: 205.206.85.30) on July 13, 2009 at 05:58 AM MDT #

敬愛的钟舂盛老師:您好!您和我們河內中华小学的学生相处時間雖然不長,但您的沉实,硬朗,謙厚,感性(感情丰富)和激情卻留給我難以忘怀的美好印像回憶!還有那剛勁,有力的粉笔字更是印像深刻。''高高的白楊樹底下我們輕輕歌唱洗衣裳...''這首您教的歌曲,轉眼巳五十年了,但我都常唱在咀边呢!謝謝您!請代轉我向黃桂娟老師問好!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黄鎮海 (IP: 203.218.7.140) on July 18, 2009 at 12:15 AM MDT #

镇海:谢谢你的留言。我们曾经和你父亲一起工作过,虽然时间短暂,但你父亲每天一手抱着地球仪,一手拿着地图和教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上讲坛的背影,我们印象深刻,永生难忘!以前只知道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读了你的文章后,才知道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十分感谢你提供的资料,让我们更加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祝你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春盛、桂娟 (IP: 173.32.10.195) on July 18, 2009 at 12:21 PM MDT #

更正:“学生有中越共校约一千人左右”应改为“学生有中越共校约一千五百人左右”。“他在当年十二月十六的来信中说”应改为“他在当年十二月十六日的来信中说”。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笔者 (IP: 173.32.10.195) on July 30, 2009 at 01:21 PM MDT #

老师, 我为你的文章而动容, 也为曾主任的悄然离去而伤怀, 更为主任与女儿阴阳永隔而泪盈满眶…….然而,自然的规律却带不走人与人之间的永恒情结!
老师,见字如见你,朴实,自然,却总是真情扬溢!对友情和亲情有那么多的流恋与不舍.
离开你的教室已将近二十年了. 你亲切的笑容, 平和的声音依然如昨…….永远不变!


你的学生, 景嫰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景嫰 (IP: 64.26.98.90) on August 20, 2009 at 11:53 AM MDT #

钟老师,看到您的文章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深感海外华人华侨维持生计之不易,让能把中华5000年文化发扬光大,可敬可嘉!!!望您今后多写些这样的好文章,与国内外之友人共享!!!这是我侄子的邮箱:176404754@qq.com可用于与我联系。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赵志敏 (IP: 113.12.217.182) on August 29, 2009 at 07:39 AM MDT #

拜读“深深的怀念”徒增对师尊,校友们的敬仰,仰慕,与怀念!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海 (IP: 90.146.58.14) on August 30, 2009 at 02:18 PM MDT #

钟老师看了你在越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人生多么不易,读之觉得自己的人生历程也是那么多的波折和感慨,希望今后还能看到你更多的让人记忆犹新的名著如柬经历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覃翠玲 (IP: 222.84.7.28) on August 31, 2009 at 08:40 PM MDT #

钟老师:
还记得有一年您去旅游回来送给我们几个学生的礼物吗?是放有几片枫叶的明信片还有雨花石,我都珍藏着.见礼物如见人.永远想你...最后替我问候黄老师.祝您们健康长寿!!!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李绍凤 (IP: 116.11.23.85) on September 19, 2009 at 12:25 AM MDT #

钟老师
知道吗?今天能和您通话听到您久违的声音,好开心.这种感动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敬愛的钟老师深深地祝您家庭幸福!越活越年轻!!!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李绍凤 (IP: 113.14.116.166) on September 19, 2009 at 10:23 PM MDT #

绍凤:多少年了,你依然保存着少年时代那份纯真的感情。如今,你的孩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你还是像孩子一样纯朴可爱。记得读初中时,你把黎明当偶像,喜欢唱歌,经常在学校的舞台上展露身手;你十三、四岁时个头长到一米六几,许多同学羡慕不已,你却整天担心自己长得太高;读初三时有个同学因白血病治疗无效,你当众哭成泪人。这些都是当年留下的记忆,总之,你是个天真烂漫又富有爱心的孩子。学校生活让人留恋,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里,直到永远!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春盛 (IP: 173.32.10.195) on September 20, 2009 at 06:08 PM MDT #

钟老师:今天我又来听这曲音乐了,好喜欢这曲音乐的旋律很凄美...想念您了就会想到来这里呆着.不曾想到老师还会记得我年少时的爱好.什么事都记得这样深刻,还是这样了解我.真的很谢谢您~我好感动...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李绍凤 (IP: 222.218.171.114) on October 11, 2009 at 10:28 PM MDT #

绍风:说来也巧,我今天打开电脑,看了你的留言时,突然听到这支“凄美”的乐曲。以前早知道这篇文章有配乐,但我一直没有听到过,总以为电脑有什么故障(我到现在还是电脑盲),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却听到了,让我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中。真是要感谢《珍藏网络》的编辑,为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妙的空中桥梁,让我们能够联络感情,互送祝福。祝你家庭幸福!青春永驻!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春盛 (IP: 173.32.10.195) on October 13, 2009 at 10:24 AM MDT #

非常感谢钟老师和个位前辈朋友对我泰山(曾主任)的赞美和怀念。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陈家忠 (IP: 121.13.158.155) on November 27, 2009 at 09:49 AM MST #

老师,看了您的文章深受感动,作为学生的我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是我被老师您伟大的情操感动。我是一个很不才的学生,但老师您仍然对我如女儿般关爱,我真的一生对老师您感激不尽。从退学到现在20年了,我时常都会想起老师您,当您远从加拿大给我电话我更是激动,每每想起我的心里温暖如流,喉咙好像有被梗住的感觉。真的好想您,老师!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赖永健 (IP: 61.18.170.21) on April 02, 2012 at 03:54 AM MDT #

多年后重读本文留言,心情还是有些激动。写留言者有昔日好友锡成、福汉;有昔日学生海辉、镇海、景嫩、绍凤、永健;有在金边端华学校任教时相识的同事志敏、翠玲;有在网上首次结缘又不曾谋面的珍言、王枫。
是福汉、碧霞夫妇带领我走进《珍藏网络》。我的第一篇习作《有你更精彩》是在福汉的鼓励下并帮助打字上网的。我写第二篇习作《深深的怀念》时正好福汉在美国探亲,我只好被迫自己动手学习打字。习作发表后,福汉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留言。如今,福汉却被病痛折腾,而我又无能为力。我多么期望福汉能早日战胜病魔,能像从前那样经常和我在电话里聊天。
学生的留言也让人感动,它让我想起了许多美好的往日时光。永健的留言我是后来才看到的,其中“伟大的情操”的提法不敢苟同,因为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普通人。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春盛 (IP: 99.229.8.102) on May 21, 2015 at 02:08 PM MDT #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编者 (IP: 192.168.1.1) on July 11, 2025 at 01:00 PM MDT #

留下评论 | Post a comment:
  • 输入评论后请回答以下问题,点击“提交”
 

<< 返回

 
 
网站浏览点击数统计: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