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现:油畫“越南河內受降”(画作/曾胜球)
油畫“越南河內受降”190 CM X 94 CM 是我爲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
利70週年而創作的。我希望此作品能填補我國紀念抗日戰爭美術創作上的一頁空白。
畫的,創作過程中得到很多校友和師長的協助,
____勝球(2015.08.14)
喜讯:《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逾千份作品选出106幅作品,曾胜球的
油画作品《越南河内受降》已经获选并于九月中旬在北京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
(编者 2016.08.12)
链接:
留下评论 | Post a comment: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K. (IP: 174.7.212.248) on August 14, 2015 at 01:35 PM MDT #
千秋的历史画卷。正是:
肃穆庄严大礼堂,史书铭刻日投降。
八年抗战红旗展,华夏江山万世昌。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沱江子 (IP: 209.141.206.213) on August 14, 2015 at 03:20 PM MDT #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黄春龄 (IP: 73.33.158.62) on August 15, 2015 at 10:20 AM MDT #
你以烈焰般的激情
以无与伦比的笔劲
把你怀揣多年的使命
精心刻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历史投影
我信心坚定:
从你画笔下
在天地间将颤动无数人的心灵
你的画似万钧雷霆
把侵略者的魂魄吓惊
明亮活着的人的眼睛
把侵略者的狡猾狰狞
看得更彻底,更清……
今日世界没有丝毫安宁
《越南河内受降》
奏一曲《中华民族八年抗战浴血奋战》胜利升平
把不能忘记的纪念奇迹般刻铭
在历史画廊闪烁光明!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旭华 (IP: 209.89.250.77) on August 16, 2015 at 03:32 AM MDT #
七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受降”參與者要活著的話平均也有近百歲了。由于共產黨和國民黨兩方面各自的原因,都沒有對1945-9-28越南河內發生的受降事件做過有力度的宣傳。越南方面更不用提了。有關的美術作品,我是沒見過。
我很驚訝的是有專攻近代史的後生也竟然不知道有這回事!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裡,希望這張畫能喚起全世界的記憶和進一步的關注。并得到大家廣泛的宣傳。
從以上所說來講,我的油畫”越南河內受降“更像一張歷史的廣告和宣傳畫。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胜球 (IP: 209.89.250.77) on August 16, 2015 at 03:49 AM MDT #
据中央档案馆公布的照片说明(如图二)1945年9月28日,越南北部日军在河内向盟军投降仪式后,中国第一方面军与滇南美军总部人员合影。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一心 (IP: 101.254.160.126) on August 16, 2015 at 07:28 AM MDT #
這是勝球抱著使命感多年來一直在筹划、构思、收集各方歷史資料和影圖考証等 , 集各方面意見、精益求精、盡其所能創作出,能還原當時歷史性一刻的莊嚴場景的巨作。完成了他多年的心愿,也為国家紀念抗日戰爭的美術創作及重大历史畫圖填补了空白,增添民族的精神财富。
此幅油畫能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前夕完成,更具歷史意義!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鎮海 (IP: 14.198.159.60) on August 16, 2015 at 08:44 AM MDT #
國父孫中山先生肖像畫得像河內粵東會館里的孫總理肖像一模一樣。
美國48顆星就是代表美國當年的48個州(省)。
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和青天白日黨旗的十二角太陽是代表什麼象徵意義。???
勝球的油畫:真觀、細心、真實⋯⋯⋯反映出歷史、時代真相 。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K. (IP: 174.7.212.248) on August 16, 2015 at 01:41 PM MDT #
根据受降仪式记录记载,日军驻越北第三十八军司令官土桥勇逸、第二十一师团师团长三国直福等将领共6人,在你的油画中显示为7人。第一方面军总部设在法国驻越南总督府。 1945年9月28日,日军河内投降仪式在第一方面军总部大礼堂举行。大礼堂正中悬挂孙中山像。受降官卢汉坐于礼堂中央,马瑛、尹继勋正副参谋长坐两侧。
以上仅供参考,请不要介意。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一心 (IP: 101.254.160.126) on August 17, 2015 at 12:21 AM MDT #
國民黨的受降儀式參與者朱契(財務官)所寫的
“越南受降日記”(1948年出版)的記述是迄今為止在有關文件中最詳盡和比較準確的,網上能閱讀到全文。
儘管如此,朱所羅列的投降日軍的番號(之一)及代表中有一人的名字也搞錯了。很多回憶報導中都提到有日軍的海陸空軍代表,人數應該是多于六人。但未見有照片和文字資料來證明。而“六人說”是朱契首先記述的,不一定準確。
有關歷史研究的權威已對朱的文章做了批改。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本南方派遣軍海軍和陸軍軍服都很近似,軍外衣大翻領和企領之分而已,我的畫中除前面的土橋外,日本人也只能有四人能對號入座,有番號和名字可查。也可能有謬誤之處。要大家原諒的。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一心兄 (IP: 14.199.221.251) on August 17, 2015 at 02:48 AM MDT #
以上評論是我勝球的,打錯為“一心兄”對不起。
不少人把別的戰區的受降儀式互相混淆。尤其是把為“越南河內受降”作安排的湖南開遠洽降儀式當成了“越南河內受降”儀式來說事。老兵都已近百歲,很難免。後人也沒多少深究這些
昆明的講武堂有一組反映“越南河內受降”的蠟像紀念館。其中人物,軍服,軍徽及情景都錯得離譜。遺憾的是這個蠟像館的照片,卻一直被認為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廣泛的用在我國所有的大小媒體上。
我不怕說,至今我的作品應該是相比之下,最準確和經得起推敲的。當然,為了畫面效果需要,有所誇張加減。比方說,畫中把美中英蘇的旗幟掛在了東面門洞上,而實際是在西邊。天花上的三把大吊扇也被我 “ 拆”了 ,否側天花上太亂。。。。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勝球 (IP: 14.199.221.251) on August 17, 2015 at 10:10 AM MDT #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何澄 (IP: 86.56.139.185) on August 18, 2015 at 01:55 AM M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