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韻敬和黄卓榮詩長《題林愛玲過雲圖》( 陳健)


Posted by zcadmin @ 04:43 AM MDT [ Comments [1] ]
 
 
 
 
所有评论 | All comments:

陈健先生《步韻敬和黃卓榮詩長〈題林愛玲過雲圖〉》赏析:

起承呼应原玉,立足画境:

首句“碧宇浮雲互動間”: 直接点明画题“过云”,以“碧宇”(天空)为背景,“浮雲”为主体。“互動”一词精妙,赋予云与天空(或云与水、云与山)以动态的生命感,暗示画面并非静止,而是充满了自然的交流与律动,比原玉的“一抹轻云”更强调云与环境的交融关系。

次句“緣情雅意上詩山”: 由画面实景(云、宇)自然过渡到画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缘情雅意)。诗人感受到画作寄托的幽雅情思,这份情意仿佛能引人攀登“诗山”——即激发诗兴,引领人进入诗歌创作的意境高峰。此句巧妙地将视觉艺术(画)与语言艺术(诗)联结起来。

转合升华,赞叹才情:

第三句“欽心藝苑多才俊”: 视角由画作本身转向创作群体。“欽心”表达了由衷的钦佩之情。诗人赞叹“艺苑”(艺术界)人才辈出,“多才俊”点明了像林爱玲女士这样能创作出《过云图》的作者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对画作者林爱玲才华的直接肯定。

尾句“名句佳思只等閒”: 承接上句,进一步赞叹才俊们(尤其指林爱玲)的创作能力。“名句佳思”指精妙的诗句或画意构思。“只等閒”(如同平常事一样)是极高的赞誉,意为对于这些才俊而言,创作出如此精妙的作品不过是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之事。既赞美了画作的浑然天成,也突出了作者才情之高超。此句也暗含对黄卓荣诗长原玉的称许。

陈健和诗与原玉的对比与联系:

步韵严谨: 陈诗严格遵循原玉的韵脚(间、山、闲),体现了唱和诗的规范和对原作者的尊重。

立意侧重不同:

黄卓荣原玉: 着重刻画《过云图》画面本身的意境美。以“轻云”为主角,描绘其悠然飘过碧空、绿水、青山的状态,突出其“如梦”般的轻盈、自由与随性(“来去随风自等闲”)。核心是云之“态”与“神”,意境空灵淡远。

陈健和诗: 在描绘画面动态(“互动间”)后,更侧重由画及人,升华到对画作所体现的“情意”的感知,并最终落脚于对艺术创作者(林爱玲及艺苑才俊)才华的高度赞赏(“钦心”、“只等閒”)。核心是画之“情”与人之“才”。

意象运用:

原玉意象:轻云、碧宇、水、青山、风 → 构成一幅完整的自然画卷。

和诗意象:碧宇、浮云(互动)、诗山、艺苑、才俊、名句佳思 → 在自然意象基础上,融入了“诗山”、“艺苑”等文化意象,指向创作主体。

情感基调:

原玉:恬淡、悠然、超脱。

和诗:赞赏、钦佩、推崇。

总结:

陈健先生的这首步韵和作,不仅完美呼应了黄卓荣诗长原玉的意境和韵律,更在立意上进行了巧妙的拓展和升华。他从画面的动态美感出发,敏锐地捕捉到画作蕴含的雅致情思,并最终将赞叹之情投向画作的创作者及其所代表的艺术群体。诗中“缘情雅意上诗山”和“名句佳思只等閒”两句,既是对《过云图》艺术价值的精辟概括,也是对林爱玲女士以及所有杰出艺术创作者才华的由衷礼赞。整首诗章法严谨,用词雅致,情感真挚,是一首成功的唱和佳作,与原玉相映生辉。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来自DeepSeek (IP: 192.168.1.1) on July 22, 2025 at 04:47 AM MDT #

留下评论 | Post a comment:
  • 输入评论后请回答以下问题,点击“提交”
 

<< 返回

 
 
网站浏览点击数统计: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