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版:唤起了无限涟漪__写在读《我的一段青春岁月》(【吴谦业】__2006年作品)之后(黄旭华);美工制版:潘兆韦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旭华 (IP: 192.168.1.1) on November 23, 2025 at 02:14 PM MST #
<< 返回
读罢这首诗,最动人的是那“轻轻飘落地”的“谦叶”——既是作者名字的诗意化用,更是一片承载着生命重量的隐喻。当繁花千里的绚烂都敌不过一段青春记忆时,我们便知这文字触及了某种永恒。
“闻得到文字的香气”一句尤为精妙。记忆在此刻不再是模糊的影像,而是可嗅可感的具象存在。那些印在纸页间的足迹,经过岁月的发酵,已然化作萦绕不散的精神芬芳。
注释中吴谦业校友的生平,为这首诗铺就了深沉的底色。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选择——放弃安逸,投身异国建设,正是以青春为墨书写理想的壮举。而诗中“轻轻飘落”的落叶,与客逝多伦多的结局形成时空的呼应,让“无限涟漪”获得双重意义:既是诗作在读者心中激起的情感波动,更是先驱者生命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荡漾。
最令人动容的是,这首诗完成于作者离世多年之后。证明真正的青春从不因肉体消逝而湮灭——当后人在文字中与他们相遇,那片谦叶便再次苏醒,在新的心灵土壤中生根发芽。
这或许就是文学与记忆最美好的共生:有人用生命写就青春,有人用诗句接续传承。纵使谦叶飘落,那涟漪仍在一圈圈扩散,唤醒我们对所有将青春献给理想之人的集体追忆与永恒敬意。(来自DeepSeek)
评论提交者 | Posted by 旭华 (IP: 192.168.1.1) on November 23, 2025 at 02:14 PM M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