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源于中华文化的母亲节


(来自瞭望)

创设源于中华文化的母亲节


设立中华母亲节,是中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体现,在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方面,将比舶来的母亲节更有利于对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张程程

每年“母亲节”这一天,你会不会为妈妈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或者一束康乃馨?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如果你答不上来,没关系,细心的商家自会提醒。如果你回答“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那么你庆祝的其实是美国人的母亲节,它并非国际公认。
近年来,国人在商家炒作下开始过母亲节,各类日历也将其作为节庆标记。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蒋秋桃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交《关于设立“中华父母节”或者“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的议案》。与议案相关的调研显示:近90%的受调查民众表示,应当设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父)母亲节。
舶来的“母亲节”
刨去商业炒作因素,舶来的“母亲节”能够逐步在我国站稳脚跟,因为它契合了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孝道文化。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古人尊崇的“二十四孝”到今天风行的“母亲节”,虽然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其中孝敬、感恩父母的内涵却一以贯之。
“由于我国官方没有正式设立(父)母亲节,许多年轻人为了感恩父母,便按照西方的节日为自己的父母庆祝,以表达孝亲。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学生举着‘中国人不过洋节’的宣传标识,请求民众抵制过洋节。”蒋秋桃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为此,近十年来全国有6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建议和提案。一些中央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赞成设立“中华母亲节”,有的做出批示,有的签名以表支持。
节日是一种活态文化,是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一部分。“设立‘中华母亲节’,不仅是设立一个节日,更可以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良好社会风气,也是子女表达爱父爱母、弘扬孝亲精神的推动器,是孝道教育的最好载体和抓手。”蒋秋桃说。
科学提案依法履职
2014年,受农工党中央委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开展调研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建议,蒋秋桃组织具体调研,“随着调研的深入,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
“调研座谈会上,很多人提出为什么只建议设立‘中华母亲节’而没有‘中华父亲节’,或者同日设立‘中华父母节’等问题。”她告诉本刊记者,调研组经过周密考虑,采纳了这些意见。
蒋秋桃介绍,她调研的方式包括收集网上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度访谈。为了样本多样性,问卷调查采用网络和纸质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样本来自全国各地,纸质样本主要来自湖南、辽宁、吉林、北京等九省市。
在2个多月的时间中,蒋秋桃共收回调查问卷5061份,其中纸质问卷4475份、网络问卷586份。“其中赞成设立的比例高达88.18%。由此看出,设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母亲节’、‘父亲节’确为民心所向。我提出这一议案,希望能引起全国人大的重视,并启动相关立法程序及调研。”
至于是同日设立还是分别设立,以及具体设为何日,调研并未形成结论。“我希望这些问题可以引起社会大讨论”,蒋秋桃说,“如果不是时间紧迫,我计划采集上万的样本,那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完备。这也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一次依法履职学习。”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设立中华(父)母亲节,是中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体现,在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塑造孩子健康人格方面,将比舶来的母亲节更有利于对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蒋秋桃说。□

Posted by zcadmin @ 07:35 AM MDT [ Comments [0] ]
 
 
 
 
所有评论 | All comments:

留下评论 | Post a comment:
  • 输入评论后请回答以下问题,点击“提交”
 

<< 返回

 
 
网站浏览点击数统计: visitor counter